画展作者简介:田野,十八岁开始自学书法、绘画,至今已逾十三载,可谓自学成才。现在在初阳书院教学生们国画,其余时间进行创作。
田老师临摹作品类型非常广泛,以山水居多,人物、花鸟兼顾。山水作品中又以青绿山水为主。所谓青绿山水,即以青绿重彩表现山川、巨石、奇草、异木,以凸显盎然生机。不同类型作品的表现手法和展现意境也是迥乎不同、各有千秋。下举二例:
山水画以《踏歌图》为例。《踏歌图》原是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的代表作,“宿雨清畿甸,朝阳丽帝城。丰年人乐业,垅上踏歌行。”它的上半部描绘了仙境般的境界,下半部则表现首都临安(也就是现在的杭州啦)郊区农家“踏歌”的欢乐场景。

田野老师别出心裁,截取了原画的左上部和右下部,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。远山用“斧劈”手法,用笔苍劲简约、干净利落;近景勾勒陇上的老者更是笔触细腻,阳春时节的垂柳与小桥流水交相辉映。远山近景一雅一俗,雅俗之间,对比鲜明,回味无穷。
 
人物画以《午息图》为例,原作张大千。《午息图》描绘歌女午间休息时斜躺空倚、右手触地、眼神迷离、平视前方的优雅姿态。田野老师运用工笔重彩,重彩部分以石青、石绿与朱砂缀之。深浅不同的蓝色彩带同弯曲回折的线条产生了奇异的反应,其展现出来的视觉效果就是逼真的立体感,这可谓中国画的精髓。张大千曾于敦煌壁画中攫取非凡灵感运用到自己作品的创作中。在田老师的画中,如果你仔细看的话,歌女身上的彩带及其身后的芭蕉确有敦煌古画的影子。人们都说“学形容易学神难”,我想,没有十年功夫,可能很难达到这种神似吧。
田老师其他作品,亦可圈可点。同一手法、同一景色、同一表现形式,给人的感觉却是千差万别,各有千秋。
人物白描胜在线条美,粗细有度、疏密有据、虚实有节。仅用线条就支撑起整个人的体态神韵,而必须借助浓色重彩的西方油画又如何能与之比肩?山水白描则赢在层次美。一层人物一层树,一层远山一层云。看似杂乱无章,实则秩序井然。
 
同是用墨,水墨浅绛笔墨粗犷,雨后的山泉瀑布清新灵动;而青绿泼彩之于三峡,如沉鱼之于深渊、蛟龙之于大海,真可谓天作之合!其重峦、其叠嶂、其绝巘、其悬泉,妥帖兮不可言。
同是写山,赤壁绝立陡峭、黄山绵延不绝、三峡大气磅礴。
 
同是写意,大写意描绘鹰翅,起笔、行笔、收笔都更近书法;小写意点缀梅花,则重质感,轻用笔。
 
同是工笔重彩,《午息图》画为实,境为意;《荷花图》则勾花点叶,花为实、叶有意。凡此种种,不胜枚举。

听了以上描述,如果你也对田老师的画产生了兴趣,那就来浙江图书馆一探究竟吧。【初阳讲坛】田野画展等待与你的邂逅。地址:曙光路73号浙江图书馆内初阳讲坛教室。
|